•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路演回放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产业纵深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动向
  • A4:市场·资金
  • A5:市场·观察
  • A6:市场·期货
  • A7:信息披露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商业银行流动性趋紧
  • 全力治理经济内外失衡可一举三得
  • 行业收入差距扩至15倍
  • 通胀:每人心中都有一本账
  • 综合考虑长短期政策目标维护股市平稳成长
  • 抬高产业转移起点
    拉高产业承接标杆
  •  
    2011年2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观点·专栏
    商业银行流动性趋紧
    全力治理经济内外失衡可一举三得
    行业收入差距扩至15倍
    通胀:每人心中都有一本账
    综合考虑长短期政策目标维护股市平稳成长
    抬高产业转移起点
    拉高产业承接标杆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通胀:每人心中都有一本账
    2011-02-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周业安
      周业安

      人们担心通货膨胀是理所当然的。东西普遍贵了,口袋里的钱自然就不够花了。虽说如今许多人习惯刷卡,不再频繁地跑银行取钱,也就省去了所谓的“皮鞋成本”,但现在的鞋子结实得很,走路的磨损才耗几个钱呢?假如你平时还去菜场买点菜的活,体会就很深,随便几样小菜,都要几块钱一斤呢。一个月下来,光是花在菜场的钱,就不是个小数字。通胀和人们的生活费用水平有关,或者说和生活成本有关,道理就在这里。经济学家为了让人们更好地认识通胀,编出了所谓的一篮子物品的平均价格即“消费物价指数”,这就是现在比超级明星曝光率还高的CPI。因为CPI度量的是一个普通家庭平时经常购买的消费品支出的平均变化,所以也就近似地反映了这个代表性家庭平均日常生活费用的变化。为此,CPI代表了家庭的平均生活成本。

      为什么要强调平均生活成本?这是因为日常消费中,会面临多种物品和服务的价格。很多时候,一些物品价格上涨了,而另一些物品价格下跌了。对于家庭生活成本的影响也就有利有弊。经济学家关心的是这些物品对家庭生活成本的总体影响,所以只能考虑平均生活成本的变化,综合利弊,看最后结果。如果部分物品价格上涨被另一部分物品价格下跌所抵消,那么部分物品价格上涨就不会提高家庭生活成本,也就不需要采取措施来加以管理,让市场来调节各自物品价格好了。但如果绝大多数物品价格都上涨,能抵消这种上涨趋势的跌价物品很少,那对家庭来说,就会意味着普遍的生活成本上涨。在给定收入的前提下,家庭的生活负担更重。如果这样的趋势持续,家庭生活负担就会越来越重。这个时候,单凭市场来解决问题就不给力了,需要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来调控价格水平。

      但人们真的理解通货膨胀吗?经济学家们对此始终很感兴趣,不过研究的结果却令人失望。虽然教科书上关于通胀问题讲得还是比较清楚的,但无论是大众还是专家通常都是凭感觉,并没有严格按照通胀的定义来看待通胀。教科书上给通胀的定义是整体物价的普遍且持续上涨。如果是部分物价上涨,那就不能称为通胀;如果物价不是持续上涨,也不能称之为通胀。假如通胀率是4%,只是说日常消费物品平均价格上涨了4%,但不等于说肉价涨了4%,菜价涨了4%等等,很可能肉价涨了10%,菜价涨了12%,但其他物品价格上涨很少,甚至下跌,对冲了肉价和菜价的上涨。所以,经济学家们的一些研究发现,在许多人谈论通胀的时候,其实不是在谈论学术意义上的通胀,更多谈论的是物价本身。不妨问问身边的人,多半如此。通货膨胀4%?瞎掰的吧?菜价都老贵了……诸如此类的言论,是我们平时谈论通胀时的常用语,专家也是如此。专家在给别人分析的时候,自然会注意通胀和具体物价上涨的区别,可要是轮到自己要去判断未来的价格趋势,专家们也会忘记这一区别,转而采用具体的物价上涨概念。

      在对待通胀的问题上,度量通胀的CPI等数据是客观的,但人们对通胀的认知却是主观的。只有在假定每个人都完全理性的情况下,对通胀的认知才会与客观的通胀事实一致。否则,人们的通胀认知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偏差。其中最关键的偏差就是框架效应。所谓框架效应,就是人们在作判断时,会受到某种特定问题的描述和外在形式的影响,比如在通胀认知上,由于我们最容易感受菜、肉等物品价格变化的信息,因而在判断物价时,赋予这些物品的权重就可能更大,并且这一权重和这些物品在实际消费中的占比不一致。说得简单点,就是经常遭遇的物品的价格变化对我们的通胀认知影响更大。尽管这些物品在日常消费中未必占很大比重。框架效应的另一个普遍影响是,通胀既然和物价有关,那么我们认识物价时就会受到价格这个词本身的影响。结果,我们的脑海中,首先浮现出来的是价格水平,而不是价格上涨水平!也就是说,东西更贵了吗?看看标签就知道。但到底贵了多少?其实我们并不关心。

      在通胀认知的调查中,上述现象经常出现。人们更关心物品的绝对价格,因而把价格水平当作了价格上涨水平;人们更关心频繁消费的物品,因而把这些物品的价格变化视为总体物品价格的平均变化。结果,当物品价格上涨时,便会出现对通胀高估的现象。这种高估会有危害吗?有。如果通胀被普遍高估,那就会普遍高估未来的通胀预期;如果未来的通胀预期被高估,就会影响到现在的消费需求和工资要求,从而导致工资上涨和物品价格的进一步上涨。结果便是很悲剧的现象:当人们普遍高估现在的通胀以及未来的通胀预期的时候,未来真的会出现高通胀,这就是所谓的预期带来的通胀。可见心理的作用有多么巨大!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