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月晓
央行年内第二次升息,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在正常情况下,我国的物价运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动规律:春节后的2、3、4月,由于消费需求下降,以及天气转暖带来的生鲜食品供应的增加,物价绝对水平通常呈现环比下降趋势。如果这一季节性规律正常发生作用,即使CPI同比数据仍居高位,那么这一高企的CPI同比数据就只是基数变换的结果。这意味着,如果当前的CPI环比数据没有呈现下降走势,那就说明物价调控压力仍在累积上升过程中。
3月商务部按周监测的食用农产品和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的走势表明,当前我国的物价水平并没有表现出环比下降的走势。尽管自2010年年末以来,政策一直高调严控物价,但目前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并未逆转。看起来,前期的上调准备金和加息,尚未对需求扩张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3月PMI脱离前期连续回落态势,触及正常波动区域下限后大副回升,又显见经济体系中总需求的扩张仍然很强烈,经济增速仍然有保证。
由此,价格问题已成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当前通货膨胀的严峻形势,既是前期货币投放过多的结果,也是石油和其他国际大宗商品等上游基础材料价格上涨,引发的成本推动结果。因此,单纯采用数量型的货币回收,而不用价格工具适当抑制需求的扩张,价格控制恐难快速见效。
另一方面,当前的国际金融形势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美、欧货币转向已成定局。上月初,鉴于欧洲经济复苏步伐的稳健,以及通货膨胀问题日益严重,即使欧债危机重演风险上升,欧洲中央银行(ECB)仍开始不断“放风”升息。听ECB官员的表态,欧元基础利率年内由1.0%上升至1.75%已是大概率事件。笔者判断,ECB将在未来的3至6月内启动第一轮升息。虽然美联储(FED)对升息的表态要晚于ECB,但从美国比欧洲更强劲的经济走势以及更严重的通胀形势看,FED或许有可能还先于ECB加息。因为对美国而言,升息不仅是控制通胀的手段,更是维持美元强势地位的有效工具。在欧元经济体,如何保持欧元区部分小国的融资能力,是欧洲货币当局最紧迫的现实问题,而欧元升息在提升欧元强势地位、增加欧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吸引力的同时,自然也有助于欧元区部分小国提高融资能力。
金融危机以来的全球货币大投放,导致全球流动性向新兴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东亚经济体积聚。由于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虽已稳固,但金融体系仍未基本康复,全球货币大投放遂形成“东冷西热”的价格分布差异现象,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新兴经济体通胀严重。为控制通货膨胀,印度、韩国等新兴经济体等纷纷开启了加息“阀门”,进入了加息通道。金融危机中的各国货币齐放松行为,年内就很有可能演变为齐收紧。
由于国际金融形势的变化,通货膨胀持续,以及经济增长目标的调整,中国货币政策升息进程就此结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当前中国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是“控物价”,因此政策和经济间的此消彼长的关系不再。
升息在对总需求产生抑制作用的同时,对结构调整倒是有推动作用。在需求扩张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微观上竞争压力提高直接推动了企业经营的升级换代,企业行为的这种转变,构成了宏观经济结构改善的基础。
(作者系上海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