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财经海外
  • 5:特别报道
  • 6:产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调查·产业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余额增43亿 上月两融交易创出四宗“最”
  • 期指强势突破3300点 谨慎情绪仍占主流
  • 股指期货避险“小荷才露尖尖角”
  • 市场短期将延续震荡格局
  • 信托私募参与期指力量逐步壮大
  • 连续加息成本攀升 券商酝酿融资利率“差别化”
  •  
    2011年4月7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余额增43亿 上月两融交易创出四宗“最”
    期指强势突破3300点 谨慎情绪仍占主流
    股指期货避险“小荷才露尖尖角”
    市场短期将延续震荡格局
    信托私募参与期指力量逐步壮大
    连续加息成本攀升 券商酝酿融资利率“差别化”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余额增43亿 上月两融交易创出四宗“最”
    2011-04-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马婧妤 ○编辑 梁伟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二级市场维持高位盘整为3月两融市场交易量的爆发式增长提供了大背景。当月市场多空双方各执己见,对中期市场走势意见难以统一,沪深大盘整体呈现放量整理,这样的态势同样表现在了融资融券市场。

      ⊙记者 马婧妤 ○编辑 梁伟

      

      3月份的融资融券市场可谓精彩纷呈。适逢大盘高位整理,多空争执不下,沪深融资融券市场也经历了多空激战和做多、做空动能的同时爆发,创出两融余额月增量、融券余额月增量、月融资交易规模、个股单日融资买入规模等四项融资融券市场的历史之“最”。

      上证报资讯统计显示,截至3月31日收盘,两市融资融券余额达到209.08亿元,比2月底的165.91亿元大幅增长43.17亿元,对应增幅26%,相当于此前两到三个月市场月增量之和,创出融资融券交易上线以来最大的单月两融余额增量。

      具体来看,两市融资余额环比增速与余额增速相当,约为25.8%;融券余额却出现爆发式增长,3月份23个交易日中,沪深融券余额大幅增长达87.41%,两市融券余额首度破亿,并自3月15日起一直保持在亿元上方,融券余量则从362万股飙升至819万股;3月29日该余量数据还一度达到千万股级别。

      如果同时考虑融资买入、融资偿还交易,3月两市融资交易总额合计达到621.5亿元,是过去12个交易月当中融资交易规模最大的一个月,分别相当于2月、1月的319.4亿元和286.8亿元交易额的1.95倍和2.17倍。

      截至上周五,两市融资融券余额共计达到209.5亿元,其中融资余额208.37亿元,占比99.46%;融券余量819.16万股,对应融券余额1.14亿元。

      除市场总体交易大幅活跃外,从标的证券交易的微观层面看,3月沪深两融市场的投资者也用真金白银进行着“造星运动”。

      具体而言,民生银行3月31日单日被融资买入2.27亿元,创出90只标的证券在过去一年当中日融资买入规模之最,当天该股仅被偿还约1250万元;3月29日,中信证券、特变电工、兴业银行、中国平安、潞安环能等5只个股日买入额同时破亿,而此前仅出现过2只个股日买入额同时过亿的情况。

      不仅标的证券融资买入相当活跃,上月中国电电力、工商银行、民生银行、中信证券等个股均曾出现过单日融券卖出超过100万股的情况。其中,中信证券3月3日被融券卖出126.75万股,为所有标的证券当中最大的日做空规模,但该股3月初也同时被投资者连日以超过4000万元的规模大幅持续买入。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二级市场维持高位盘整为3月两融市场交易量的爆发式增长提供了大背景。当月市场多空双方各执己见,对中期市场走势意见难以统一,沪深大盘整体呈现放量整理,这样的态势同样表现在了融资融券市场。

      而3月中,部分大盘蓝筹股出现难得的估值修复行情,作为融资融券标的证券的主要构成部分,银行、地产、煤炭、钢铁等个股出现买入、卖出大幅活跃的态势也并不难理解。

      到上周五收盘,沪深在交易融资融券标的中融资余额排名前五位的分别为中国平安、中信证券、兴业银行、特变电工、招商银行,其中中国平安余额13.49亿元,其余4只标的余额分布于4.9亿元到7亿元之间;融券余量排名前五位的标的证券分别为工商银行、民生银行、中信证券、华侨城A、格力电器,除工商银行融券余量达到百万股级别,为166.43万股外,其余个股融券余量均不超过77万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