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信息披露
  • 12:产业纵深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资金·期货
  • A7:市场·调查
  • A8: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B105:信息披露
  • B106:信息披露
  • B107:信息披露
  • B108:信息披露
  • B109:信息披露
  • B110:信息披露
  • B111:信息披露
  • B112:信息披露
  • B113:信息披露
  • B114:信息披露
  • B115:信息披露
  • B116:信息披露
  • B117:信息披露
  • B118:信息披露
  • B119:信息披露
  • B120:信息披露
  • B121:信息披露
  • B122:信息披露
  • B123:信息披露
  • B124:信息披露
  • B125:信息披露
  • B126:信息披露
  • B127:信息披露
  • B128:信息披露
  • B129:信息披露
  • B130:信息披露
  • B131:信息披露
  • B132:信息披露
  • B133:信息披露
  • B134:信息披露
  • B135:信息披露
  • B136:信息披露
  • B137:信息披露
  • B138:信息披露
  • B139:信息披露
  • B140:信息披露
  • B141:信息披露
  • B142:信息披露
  • B143:信息披露
  • B144:信息披露
  • B145:信息披露
  • B146:信息披露
  • B147:信息披露
  • B148:信息披露
  • B149:信息披露
  • B150:信息披露
  • B151:信息披露
  • B152:信息披露
  • B153:信息披露
  • B154:信息披露
  • B155:信息披露
  • B156:信息披露
  • B157:信息披露
  • B158:信息披露
  • B159:信息披露
  • B160:信息披露
  • B161:信息披露
  • B162:信息披露
  • B163:信息披露
  • B164:信息披露
  • B165:信息披露
  • B166:信息披露
  • B167:信息披露
  • B168:信息披露
  • B169:信息披露
  • B170:信息披露
  • B171:信息披露
  • B172:信息披露
  • B173:信息披露
  • B174:信息披露
  • B175:信息披露
  • B176:信息披露
  • B177:信息披露
  • B178:信息披露
  • B179:信息披露
  • B180:信息披露
  • B181:信息披露
  • B182:信息披露
  • B183:信息披露
  • B184:信息披露
  • B185:信息披露
  • B186:信息披露
  • B187:信息披露
  • B188:信息披露
  • B189:信息披露
  • B190:信息披露
  • B191:信息披露
  • B192:信息披露
  • B193:信息披露
  • B194:信息披露
  • B195:信息披露
  • B196:信息披露
  • B197:信息披露
  • B198:信息披露
  • B199:信息披露
  • B200:信息披露
  • B201:信息披露
  • B202:信息披露
  • B203:信息披露
  • B204:信息披露
  • B205:信息披露
  • B206:信息披露
  • B207:信息披露
  • B208:信息披露
  • B209:信息披露
  • B210:信息披露
  • B211:信息披露
  • B212:信息披露
  • B213:信息披露
  • B214:信息披露
  • B215:信息披露
  • B216:信息披露
  • B217:信息披露
  • B218:信息披露
  • B219:信息披露
  • B220:信息披露
  • B221:信息披露
  • B222:信息披露
  • B223:信息披露
  • B224:信息披露
  • B225:信息披露
  • B226:信息披露
  • B227:信息披露
  • B228:信息披露
  • B229:信息披露
  • B230:信息披露
  • B231:信息披露
  • B232:信息披露
  • B233:信息披露
  • B234:信息披露
  • B235:信息披露
  • B236:信息披露
  • B237:信息披露
  • B238:信息披露
  • B239:信息披露
  • B240:信息披露
  • B241:信息披露
  • B242:信息披露
  • B243:信息披露
  • B244:信息披露
  • B245:信息披露
  • B246:信息披露
  • B247:信息披露
  • B248:信息披露
  • B249:信息披露
  • B250:信息披露
  • B251:信息披露
  • B252:信息披露
  • 别拿美债危机说中国的事
  • 打破楼市僵局关键在改变市场预期
  • 非对称加息的理由经不起推敲
  • 主业不景气?靠“高利贷”补!
  • 中国车企有应对高强度国际竞争的准备吗
  • 瞭望战后利比亚
  •  
    2011年8月26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观点·专栏
    别拿美债危机说中国的事
    打破楼市僵局关键在改变市场预期
    非对称加息的理由经不起推敲
    主业不景气?靠“高利贷”补!
    中国车企有应对高强度国际竞争的准备吗
    瞭望战后利比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非对称加息的理由经不起推敲
    2011-08-2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韦军亮

      ⊙韦军亮

      

      上周以来,公开市场多个品种发行中标利率上调,加之周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食品价格环比继续上涨,加息预期再度升温。而除了加息与否的争议之外,是对称性,还是非对称性加息分歧也较大。去年底本轮加息周期开始以来,非对称加息的呼声就一直较高。仔细推敲,这个主张的似是而非之处颇多。

      通常,区别加息对称与否,是看基准利率的息差(1年期贷款利率减去1年期存款利率的差额)是否发生变化,如果息差保持不变,则为对称性加息,否则,就是非对称性加息。不过,目前各方所讨论的非对称性加息,是指只上调存款端利率,贷款端则按兵不动。

      要求非对称加息者认为,贷款利率上调可能导致经济硬着陆,目前经济增速正在下滑,民营经济举步维艰,继续上调贷款利率,势必加剧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经营困境,甚至可能引发倒闭潮,进而投资大幅下挫。鉴于目前政府已无力重启刺激,因此,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很大。而存款利率的上调,可使民众免遭“通胀”的盘剥,也将使部分储蓄存款回流银行,因而具有控通胀的作用。

      宏观经济会因贷款利率上调而坠入二次探底深渊吗?事实是,本轮通胀以来,贷款利率已上调了5次,即使在美欧日经济持续疲软超预期的情况下,经济非但未现大幅减速,相反,环比增速还有止跌回升之势。中小企业经营环境的确不容乐观,但动辄以“倒闭潮”观之,未免有以偏概全之嫌。至少还未见大批农民工集体返乡的现象,近期发达地区直贴利率一路上行,非银行融资渠道业务兴隆,显示企业融资需求依然旺盛。

      发达经济体增长放缓确已对我国出口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冲击,但笔者认为这种冲击仍是可控的:首先、美欧日经济有重陷轻度衰退的可能,但严重衰退的可能性不大;其次,中国出口产品以中低档产品为主,需求刚性较强;其三、欧美市场需求的下降,使得竞争更趋白热化,中国强大的供给能力使中国产品的成本优势更突出。

      另外,虽然受节能减排的压制,但工业增加值的增速继续保持在13%以上的问题不大。

      从先行指标看,汇丰中国制造业PMI虽然在7月跌破了50,但从历史上来看,除非外围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一般汇丰PMI在50以下的持续时间不会超过1个月。近期刚发布的8月汇丰PMI预览值为49.8。鉴于世界经济再度发生严重衰退的可能性不大,因此,PMI在8、9月重上50应是大概率事件。退一步而论,即使今年三、四季度经济增速继续下滑,增速最终落到8.5%,全年的经济增速也还是能保持在9%左右,在全球经济欲振乏力的大环境下,这足以使中国笑傲群雄,何言二次探底?

      存款利率上调,确实可以使普通民众得益,能部分地弥补因通胀而造成的损失,但这其实比较有限,可以说对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影响甚微。民众的储蓄,主要考量在于获得保障,以便病有所医、学有所上、住有所居和老有所养,这些需求都相对刚性,对利率并不敏感。富有的阶层,在实际利率严重为负时,会选择购买收益率更高的标的,如理财产品、投连险产品和公募基金,或具有保值增值的资产,如房地产、黄金,甚至艺术品、玉石等,利率的些许上调,对他们影响亦不大。

      实际上,紧缩政策控制通胀主要是通过给实体经济降温来实现的,加息,尤其是上调贷款端利率,可以降低私营部门投资活动热度,从而使需求下降,通胀得控。存款利率上调,影响的主要是私人的消费和储蓄行为,短期中对投资的干系并不大,即便是对前两者的影响也不大,因为他们本身就比较稳健。不要奢望普通民众会因为几十个基点的利率上调而扩大消费。可见,紧缩政策控通胀的关键恰恰在于贷款利率的提高。

      由此推论,控通胀,还是需要对称性加息。只提高存款利率而不动贷款利率的“非对称加息”,犹如猛虎去齿,还怎么控通胀呢?

      (作者系渤海保险资金运用部宏观与策略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