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专 版
  • 8:专 版
  • 9: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0:市场趋势
  • 11:开市大吉
  • 12:圆桌
  • 13:特别报道
  • 14:特别报道
  • 15:专 版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版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专访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稳增长超越保增长或成政策新指向
  • 监管机构职能归位:
    不当资源分配人
  • 多家在美中概股徘徊在退市边缘
  • 外论一瞥
  • 卡梅伦力推“国家幸福计划”
  • 金融救灾:欧美两种理念较量
  •  
    2011年12月12日   按日期查找
    4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观点·专栏
    稳增长超越保增长或成政策新指向
    监管机构职能归位:
    不当资源分配人
    多家在美中概股徘徊在退市边缘
    外论一瞥
    卡梅伦力推“国家幸福计划”
    金融救灾:欧美两种理念较量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稳增长超越保增长或成政策新指向
    2011-12-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温建宁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态势下,适时适度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变革,把过去以出口导向为主、依赖外生性变量来发展经济的模式,向突出消费拉动作用、依赖内生性变量转变,既是经济金融政策前瞻性、创造性以及灵活性的体现,也是在稳健意义下中国金融体系的最大安全边际。

      温建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通常被认为是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会”。因为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比往年延期,这个“定调会”格外引人注目:明年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关系,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这个主旨,既是对2012年中国经济走向前瞻性的“共同把脉”,也是对矛盾和问题富有针对性的“对症下药”。换句话说,这种经济道路的定调和明确的方向性抉择,也是经济发展新走向的“顶层设计”。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态势下,适时适度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变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过去以出口导向为主、依赖外生性变量来发展经济的模式,向未来突出消费拉动作用、依赖内生性变量转变,以争取实现和保持经济长久平稳较快发展,是经济金融政策前瞻性、创造性以及灵活性的体现,也是在稳健意义下中国金融体系的最大安全边际。

      显然,中国经济要在外部恶劣环境下险中求胜,争取和创造“独善其身”平稳发展的有利条件,明年将更需要超前预判国际经济走势和变局的大智慧。虽然说临近年底国外经济环境出现转机,欧洲债务危机有所改善出现了难得的曙光,但深度考察危机发源地的经济制度基本面,无论如何,修正由消费缺乏后劲导致的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停摆状态,有序化解由高福利政策长期累积的债务风险,都还需要较长时间。

      究其实质,经济阶段性变好并不是来自于实体经济复苏本身,而是来自于对金融因素的过度依赖,来自于对货币“润滑剂”般不断刺激经济的频繁使用。引发经济问题频发的深层次矛盾,比如居民消费能力过度透支而信用下降,依赖社会福利过度享受而不思创造,以及供给无限增长和消费萎缩相对过剩的矛盾,都不可能被“货币之水”完全稀释,也不可能被美元超发完全掩盖。美国失业率指数依旧居高不下,民众“占领华尔街”活动逐渐扩大,抗议财富分配不公的动荡和惊慌因素共存,都说明经济停滞的风险短期内难以消解,推动经济增长和消除社会福利差距矛盾重重难以兼顾,这决定了欧美债务解决之路绝非坦途,明年跌入“老问题获解,新问题迭出”的困境并非没有可能。

      为了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更应以史为鉴、以西方危机为戒,以中国金融安全为第一要务。因此,有必要通过稳健货币政策的“铜墙铁壁”构筑“防火墙”机制,以经济“防御性工事”规避外部不可测风险的传导和危害。当前和今后不应该、也不可能退回到过去,重走金融过度宽松、货币增长失当的老路,宏观调控政策有前提条件的“预调和微调”,不是从根本上解除警报而放松货币管制,不仅不意味着方向性上的逆转和弱化,而是调控政策的智慧性坚持,体现的是为曲折中艰难前进的经济转型创造有利环境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对结构调整步入“深水区”的中国经济而言,明年将是承上启下最为关键的一年,发展少不了积极财政政策的密切配合,还需要宏观调控继续发挥强势作用。如果说2011年通过房地产调控从根本上实现了“中国经济去房地产化”结构调整战略转型,那么2012年将是从物质追求升华到精神满足的一年。这一年,经济增长将由过去速度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内涵品质增长转变,也将是通过保障性住房的大量交付使用,促使房地产支柱性地位逐渐退隐,真正意义上实现住房回归居住功能、住房价格回归合理价值的“双回归”之路,彻底剔除附加在房子上的纯粹投机属性,拉开替代性文化产业培育、扶持、升级建设的大幕。

      无论是保障性住房建设民生方面的资金需求,还是小微企业改善生存盈利环境,甚至新兴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都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全方位配套。不仅包括面向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转移支付,也包括面向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等减税措施,还包括财政施以援手、直接的资金投入,以引导关乎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性布局。宏观经济选择主动性继续调控,既是为了缩小“因房而富、因房而贵”的贫富差距,也是为了通过改善民生,实现“民造、民有、民享”的共同富裕。因此,说明经济政策在宏观层面调控方向性不能轻易动摇。

      客观上,国内通胀压力减轻为财政金融政策微调奠定了初步基础,但经济局势尚未完全向好也制约了微调的变动空间,宏观调控大政方针还需要延续稳健风格。据国家统计局8日发布的宏观统计数据,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4.2%,食品价格涨幅8.8%,出现了明显的加速回落常态趋势,“控物价、抑通胀”的宏观经济目标取得成效,居民通胀预期开始逆转,预示着高通胀时代的威胁逐渐远去,这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继往开来”创造了较有利的经济局面。

      不过,继10月CPI降低到5.5%之后,11月降幅的离散程度明显偏差太大,膨胀平稳回归有超出常态之嫌。从一定程度看,不排除经济增长出现严重减速、甚至局部区域发生瞬时失速苗头,经济“硬着陆”风险不能忽视。如果短期内房价急速回落,宏观经济步入节奏可控会遇到困难,经济实现“软着陆”,需要调控艺术。可以说,央行这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也是为了有提前量地防范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增加经济活动中年关资金结算的头寸,所以不能简单地视为宏观调控放松转向的标志。

      因此,贯彻稳字当头,将是2012年经济工作的最大主题,稳增长将超越保增长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新指向。

      (作者系上海金融学院公共经济管理学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