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特别报道
  • 12:产业纵深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没有理由引发新的恐慌
  • 2012年中国经济面对的最大悬念
  • 预算公开:
    每笔资金都得交代清楚
  • 公众信任度:食品、电信、房地产业最糟
  • 柜台交易应让股票、债券、基金齐头并进——对建立统一监管的场外交易市场的思考
  • 新股发行改革三个核心
  •  
    2012年1月18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观点·专栏
    没有理由引发新的恐慌
    2012年中国经济面对的最大悬念
    预算公开:
    每笔资金都得交代清楚
    公众信任度:食品、电信、房地产业最糟
    柜台交易应让股票、债券、基金齐头并进——对建立统一监管的场外交易市场的思考
    新股发行改革三个核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2012年中国经济面对的最大悬念
    2012-01-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易宪容

      房地产泡沫会否破灭,或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能持续多久;民间信贷市场高利贷泛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隐患、金融体系内的影子银行盛行等乱象会否诱导国内系统性风险爆发,是2012年国内经济所面临的最大悬念。对此,各方理应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及应对的预案。

      易宪容

      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了2011年经济数据,实际情况比市场预测普遍要好。尽管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回落至8.9%左右,但全年GDP仍达到9.2%。当然,已经发生的事,已不重要了。现在市场最为关注的,是2012年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增长?会不会如有人所预测那样前低后高,或需求全面减弱而经济增长堪忧?有人认为,如果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全面放缓,不仅将触发国内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而且也可能影响全球经济复苏。

      对于2012年国内经济增长担忧与悬念,市场最为关注的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没完没了,并有向纵深扩展之势。由于欧洲占中国出口的17%以上,如果欧洲经济进一步衰退,势必严重影响中国经济出口。有人计算过,如果2012年欧洲经济增长衰退0.7%,那么中国出口增长至多能持平或增长放缓就是大概率的事情。另一方面,房价下跌可能导致其相关产业需求全面减少。比如,由于商品房消耗了中国钢材总量的29%,相当于全球钢材产量的15%,如果国内住房价格全面下跌导致住房需求全面下降,势必会带来与住房有关的产业需求的全面下降,甚至会影响全球大宗商品的需求与价格的巨变。

      不过,在笔者看来,就这两方面原因而担忧国内经济增长,依据是很不充分的。鉴于2008年之后,国内出口正在面向更广阔的市场,尽管2012年出口不会如早几年那样快速增长,但情况也不会如有些人所估计得那样严重。尽管一般媒体报道认为一线城市住房销售下降,会影响2012年的投资需求,进而影响国内相关产业需求,但从全国房地产市场的总体情况看,去年前11个月的开发投资仍处于28%左右的增长区间,中西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更是明显;全国住房销售总面积及总金额都远远超过2010年(该年是历史最高水平)。由于国内住房销售采取预售制,去年住房销售、开发投资增长将滞后半年或一年左右才反映出来。因此,个别一线城市住房销售下降,并不影响2012年住房开发投资仍处于高速增长期。如加上去年1000万套和今年600万套保障性住房开发投资,2012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仍将处于较高的增长期。

      当然,2012年国内经济将出现重大战略转型,扩大内需将成为推动国内经济增长的动力。这里既可能有财政政策的激励,也可能通过缩小城乡差别来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但从最近一些地方政府的言论中来看,不排除可能重新唤起住房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点的冲动。不过,在笔者看来,要重新唤起住房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之动力,最为关键的是去除住房市场的赚钱效应,让住房价格全面下降,让消费者真正有能力进入市场。说到底,这也是中国楼市“量降价滞”僵持近两年的关键所在。如果楼市不转型,要使住房真正成为重要的消费市场并非易事。

      2012年将召开党的十八大,确定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而在2012年之前,各地方政府的人事格局基本上已安排好,加快当地经济快速增长是这些新上任的领导人的首要任务。由此带来的新情况是,尽管中央政府一直在努力弱化GDP的重要性,但地方政府官员仍有冲动促使当前的经济大干快上。不能不说,这或将是2012年国内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特别在当前经济开始出现增速下行的风险、CPI上涨压力有所放缓、房地产销售出现下降、国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可能通过各种方式促使货币政策、信贷政策、房地产政策放松。当然,从当前的情况来看,现有的货币政策及房地产政策基本稳定,大幅度放松的可能性并不大。不过,以软性方式促使这些政策微调也将是一种趋势。特别早几年货币政策所累积下来的一些问题,或将在微调中促使政策回归常态。比如存款准备金率,早几年的货币政策不动用价格机制,老是在数量工具上打转,致使国内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上升到了历史最高水平。笔者因此估计,2012年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会比较频繁,至于调整幅度有多大,那得看整个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了。鉴于2011年紧缩前提下的银行信贷增长仍与2010年相差不多,估计2012年的银行信贷增长会远远高于2011年,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会比2011年要充裕。

      还有,与2009年至2010年期间不同的是,2012年充分的流动性更为强调把整个经济增长建立在发展实体经济的基础上,因此,大量的流动性释放,不会如早几年那样全部流入资产市场并推高各种资产价格,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生活中的物价水平全面上升,特别是不会流入房地产市场。因为遏制住房市场投机炒作已成中央政府的共识,估计没有哪个部门敢于打破这个共识。当大量的流动性涌出,并要求流入实体经济时,国内固定投资扩张在所难免。这不仅包括在建项目逐渐收尾,而且也会有一些新开项目的上马。当政府有意识地要求银行信贷支持中小企业及保障性住房建设时,这些方面投资的增长也会快于上一年。这些都是确保国内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归纳起来,2012年国内经济所面临的悬念应该是如下两大方面:其一,国内房地产泡沫会否破灭,或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能持续多久;其二,早几年留下的民间信贷市场高利贷泛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隐患、金融体系内的影子银行盛行等乱象,都可能诱导国内系统性风险爆发。这是万不能掉以轻心的。

      尽管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态势不会有太多改变,但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与风险切不可低估,尤其是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风险可能还会更进一步放大。对此,各方都理应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及应对的预案。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