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金融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财富管理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市场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科技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广夏:一个中国式企业传承范例
  • 城镇化之核:有序融合“农二代”——市场博弈的不对称之四十九
  • 从智慧城市、智慧地球到智本经济—— 金融创新与产业转型之九
  • 网络游戏中的
    做市商制度
  •  
    2013年11月8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专栏
    广夏:一个中国式企业传承范例
    城镇化之核:有序融合“农二代”——市场博弈的不对称之四十九
    从智慧城市、智慧地球到智本经济—— 金融创新与产业转型之九
    网络游戏中的
    做市商制度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广夏:一个中国式企业传承范例
    2013-11-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一手理念,一手产品”,可能是所有后继者接班要面临的课题。他们需要静心思索:我到底要传承什么?我到底要创造什么?我和平台的最终价值到底是什么?

      □王育琨

      楼明的路,跟一般的富二代全然不同。他没有选择高等教育和留洋欧美,而是去当了6年兵,养成一身正气,特别能吃苦,特别讲感情。其后短暂的公务员经历,让他确信那不是他要的生活。于是,1999年就加入广夏跟着父亲楼忠福当助手。

      跟着父亲走南闯北,他发现建筑业可以通过整合一些上游的材料供应来做利润增长点。看好广厦巨大的业务量,他提出组建一个材料公司。凭着对产业链条上利润区的精准计算,他说服了父亲。2000年3月,他创办了万福建材有限公司。三年后,万福的业务量达到了10亿,迅速成为集团的骨干企业之一。

      2002年楼明出任广厦控股总裁,2006年担任广厦建设董事长,2010年,担任广厦控股董事局副主席(主持工作)兼总裁,2011年担任广厦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

      接班后的楼明对父亲充满了崇敬之情:“我父亲有非常超前的理念,很早就准备交班,十年前开始培养我做总裁。他的主张是:用人不避亲,有能力的人一定要用;如果孩子没能力,就做股东,保留产权。”

      楼明从创业开始,找到了对企业的感觉。在企业经营的实践中,父亲成了他的良师益友。父亲手把手地教他,“做决策时千万不要表态太快,要‘快一步,慢半拍’,不懂的要虚心地问。做事情要三思而后行,别人的请示一定要考虑好了再回答”。

      一般来说,企业家的亲子关系都有点疙疙瘩瘩。为什么楼明如此对父亲敬服?你若问他,最佩服的人、偶像企业家、最智慧的人、最具品德的人等等,他都会脱口而出:父亲。这是最为触动人的地方。

      一般理解的企业传承,是企业的平台传承,财富传承。而楼忠福、楼明父子的传承,却展现了资本传承的温柔一面:一种家族亲情的传承,一种家庭伦常的传递,这让人倍觉温馨。

      楼明独特的经历,让他对父亲有了莫名的亲近感与敬服。他不只是知道产业、资本、供应链、商业模式这些硬性的东东和指标,他还从父亲那里体悟到诚信、谦虚、尊重、勤奋、胸怀和责任等等更为真切的东西。他知道,这些东西,才是万源之本。

      所以,企业传承,在楼明心里首先是一种责任。一种对平台、对员工、社会、对父亲、对家族的责任与承当。一个本来精瘦的小伙子,因为没有长时间打篮球,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身子渐渐发福。

      楼明对自己的定位,不是守业者,而是创业者。他接手广夏后,义无反顾地带领着广夏转型,从房地产公司转型为以能源、金融、城市运营为主的新型集团。广厦转型的最大亮点,莫过于舟山能源黄泽山石油中转储运工程项目。起初,项目遇到很大阻碍。楼明挂帅上阵,带领广厦能源集团苦心奋斗,终于在2011年11月29日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在一般的工作条件中创造了不一般的成绩”。楼明一手打造出优秀的广夏能源团队。

      楼明说:“现在最大的梦想是,希望广厦在我手中,能走得更稳、走得更远,不仅要早日把广厦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还要能够早日进入世界500强”。

      被一种巨大的外力推着,楼明跟着惯性往前走。10万人的团队,他要奔着规模和速度的目标,抓紧前进。他没有看到,危险正在逼近。

      真正的挑战,还在于广夏集团主业的房地产开发——杭州广夏天都城。在即将到来的房地产严冬中,这座“小巴黎”,如何挺过去?法国《城市建筑》报道:“人们可以用‘鬼城’来称呼这个小镇,这是中国拼命扩张房地产建设的一个幻影”。

      新城区不是活在硬件上,而是活在软件上。硬件上可以搬来法国的建筑群,却搬不过来巴黎人的文化。10万人居住的新区,最终还是那些有着土腥味的中国人来生活,而这里却抽掉了中国的文化气息和符号。在宣传广告中,没有教育、医疗两条社区主线的链条如何搭建,如何可持续,如何造福业主。一个大区域不动产的架构与经营,恐怕是楼明不能不考虑的。

      楼明,所承接下来的,不仅仅是一个资源平台,不仅仅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他们更是接过了一份担当,接过了文化传承的大旗。这只还是泛泛而论。更重要的是,他们接过了千疮百孔的大船,这个大船就行进在海中。他们敢不敢放下惯性,让大船靠岸,维修整顿一下?

      这是对楼明们的新考验。上一代传下来的,是在草莽时期的圈地运动,是一个资源型企业。企业当然要转型,但不可能在上一代手中完成,仅仅沿袭父辈的做法和经验,可能传递着富不过三代的老话。他们必须杀出一条血路适时转型,才可能缔造百年企业的根基!

      迄今为止,楼明在广夏的经历大多集中在资源整合上。现在,他必须匠心独运于广夏的产品线了。转型仅仅有哲学理念是不够的,必须是“一手理念,一手产品”。广夏产品线上还有许多需要楼明废寝忘食的日子。

      这可能是所有民营企业后继者接班要面临的课题:我到底要传承什么?我到底要创造什么?我与平台的最终价值到底是什么?

      (作者系五洲联盟商学院执行董事,百年企业研发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