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一股指创7年来的最大跌幅,与其说是证监会打击“两融”违规,特别是杠杆失控、杠杆放纵交易所致,不如说是过去10多年货币泛滥所形成的积重难返的投机劣根“复发”的恶果。千夫所指的违规有两类——未到期融资融券合约展期、向不符合条件的客户(证券资产50万元以下)融资融券。事实上,这些措施比较平常,实质性影响有限,但之所以在交易盘上出现“踩踏”和不择手段“出逃”,说明市场投机心态太浓,太多人只想趁机捞一把就走。
融资融券和保证金杠杆交易,本意在于活跃市场,增加股市流动性和壮大机构投资者,这对于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是非常有帮助的,特别在股市和经济双双低迷时。但是,纵观全球资本市场,“两融”或保证金交易具有“加速器”效应,或正向反馈的放大效应,即股指上涨时不断释放出融资空间,助推股指继续向上,而股指下跌时则斩仓或强行平仓,造成股指螺旋式下跌。
因此,杠杆交易向好的用途走,需要有成熟的投资者和理性投资的氛围,特别在杠杆交易所实现的财富效应下,需在控制杠杆比例的同时,培育价值投资理念,打击投机炒作。美国1929年至1933年、2008年至2009年次贷危机,无不是从杠杆交易异化为杠杆失控,投资异化为资本投机游戏的恶果。1928年至1929年,道指和美股交易额翻了一倍,随后从“黑色星期一”的260点狂泻到1932年6月的40点,很多人认为10%的保证金交易对杠杆的放大是罪魁祸首,但实际是美国政商学三界一致看好经济,长期低利率和信用扩张造成投机泛滥才是主要原因;在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前,华尔街投行们鼓吹房价只涨不跌;造成投机氛围浓重,杠杆交易最高竟达400倍。
去年7月,各大机构预判“新一轮大牛市”的立论基础有三点:改革红利带来企业盈利复苏,从而驱动估值修复;无风险收益率下降,抬高了风险溢价;居民大类资产配置告别“砖头化”,转向“证券化”。但从新近公布的2014年12月M2、M1增速来看,两者缺口在拉大。也就是说去年7月以来的行情并没有带来存款活期化,储蓄并未对股市行情心动。社科院金融所尹中立博士在分析交易数据时发现,去年11月以来,持仓账户数量在不断减少,空仓账户数量在增加,散户并不偏好的钢铁、金融等大盘股上涨快,说明散户投资者并没有明显入市,而资金量大的机构、游资或个人大户选择增持股票,这是产生股市“大风”,以至于能将“蓝筹猪”任性地吹起来的主要动能。
因此,居民大类资产配置趋势性变化论是站不住脚的,而鉴于无论PMI、工业增加值,还是国企净利润增长,都创近年来新低,企业盈利复苏论也站不住脚,唯一的变化就是无风险收益率确实下降了。原因在于,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和定向宽松所释放出的资金,一方面增加了股市增量资金(并没有进入实体经济),另一方面降低了无风险收益率,抬高了风险偏好。
去年以来,无论货币政策工具创新(SLF、MLF、PSL等),还是定向降准,增量资金都没能有效灌溉到政府支持的实体经济(三农、小微、新兴产业等),反而淤积在银行间形成资金“堰塞湖”,推高了银行超储率。这与以国有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模式、银行风险偏好下降、实体经济需求孱弱有关。但是,资金在金融机构淤积,再加上理财代替存款资金,且在“理财新规”下,65%的理财可配置在债券和股票等标准化资产,也就意味着理财与资本市场正式打通,致使进入股市的资金在瞬间内被放大。
于是,我们看到,银行、信托、证券三方合作的,以理财为优先级、机构为劣后级的结构化产品——伞形信托腾空出世,为证券二级市场投资者提供投、融资服务。用益信托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共成立2455个证券投资类集合信托计划,规模总计1050亿元,同比增长34%。伞形信托的杠杆率最高可达1:3,激进的券商还将杠杆放大到1:4或1:5。这就意味着,劣后级别的机构最多可控制5倍的银行资金用于投资A股,这意味着高达20万亿的理财资金与股市连接了起来。
融资融券也不例外,在去年7月行情启动前,沪市日融资额基本在几十亿元左右,11月降息后突然上升到600至100亿,翻了20倍。11月底,在股指期货高升水拉到200多点的时候,市场已透露出投机泛滥的迹象,管理层也认识到“疯牛行情”跟券商“两融”有密切关系,证监会也“放风”要强化对券商“两融”业务的监管,但市场依然很“任性”。有些券商的营业部甚至给5万至10万元以下的散户投资人提供融资,投机心理进一步被推升。同时,一些网络借贷P2P平台也开始涉足股票配资业务,通过自有资金或其他对接资金渠道,以高杠杆形式为客户投资提供资金,杠杆率甚至达到5倍。有银行客户经理说,每个银行客户都接到过高息融资的电话骚扰。
“两融”、保证金交易本身没有错,错在投机氛围根深蒂固,这是过去十多年货币高发期间,资产价格泡沫累积、刚性兑付不破、投机氛围浓重的结果。试想,过去10多年,无论是房地产还是信托,实现10%以上的收益非常轻松,这种意识也迁移到这轮股市上。
政策护市和信贷宽松带来了股市刚性上涨的预期,增量资金借助杠杆将这种预期变成现实,遂使过去货币泛滥期间“胆量决定收益”的情绪再一次被激发了出来,“不能错过这一轮行情”的言论充斥在各大券商报告中,甚至出现“卖房买股”的言论。德意志银行分析认为,A股保证金债务占流通市值比重高达7.8%(纽交所这一比例只有2.4%),是全球杠杆率最高的市场之一。管理层及时发出信息,希望股市能摆脱“疯牛”走向“慢牛”,但是,理性投资氛围往往是由股灾的惨痛代价换来的,全球概莫能外。只是,我国在向新常态过渡过程中,恐怕无法承受这样的代价。
所以,去杠杆只是治表,去投机才是治本。
(作者系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