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新闻·市场
  • 4:新闻·财富管理
  • 5:新闻·公司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调查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信息披露
  • A8:科技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并购标的估值两年间翻番 华茂股份重组引交易所问询
  • 收储?查做空?
    有色指数长跌引发传言
  • 天弘激光加速并购步伐 切入新能源汽车装备领域
  • *ST新亿保壳晒承诺
    交易所追问可信度
  • 海亮股份回应
    重组支付价格“差异化”
  • 流量“偷跑”跑不成了
  •  
    2015年11月27日   按日期查找
    7版:新闻·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新闻·公司
    并购标的估值两年间翻番 华茂股份重组引交易所问询
    收储?查做空?
    有色指数长跌引发传言
    天弘激光加速并购步伐 切入新能源汽车装备领域
    *ST新亿保壳晒承诺
    交易所追问可信度
    海亮股份回应
    重组支付价格“差异化”
    流量“偷跑”跑不成了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ST新亿保壳晒承诺
    交易所追问可信度
    2015-11-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今年7月,随着公告重组失败,*ST新亿最终踏上破产重整之路。此后几经波折,公司终于在11月24日确定了重整投资人。然而仅一天之后,交易所问询函就紧随而至。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ST新亿保壳已进入“生死时速”,但要想挽救公司,仅靠口头承诺还远远不够,管理人应向投资者披露更多的重要信息

      ⊙记者 邵好 ○编辑 孙放

      

      正在保壳路上玩命奔驰的*ST新亿,仍须把每个脚步踩得踏实稳健。昨日,*ST新亿发布公告称,公司于11月25日收到上交所问询函,要求公司重整管理人对重整方案中的多个事项予以补充披露。

      

      问询函关注承诺可信度

      从公告来看,交易所问询函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完成重整后上市公司能否恢复正常生产运营。

      例如,交易所要求万源稀金等12家公司或机构组成的联合体(简称“万源稀金”)结合自身及关联方的资产状况,补充披露注入资产业绩承诺的可行性,并说明注入行为是否可能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据此前公告,*ST新亿重整后,万源稀金将通过合理安排生产经营、注入关联方或第三方的大农业及大消费等各类型优质资产等方式,增强上市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

      同时,重整投资人承诺,将通过破产重整中的债务减免及经营安排,确保*ST新亿2015年度实现经审计的净利润达到正值、2015年末净资产为正值,且经审计的营业收入不低于1000万元等上市指标,并使*ST新亿具备持续经营能力,避免其在2016年度暂停上市;还承诺*ST新亿2016年、2017年实现的经审计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4亿、5亿元。

      对此,交易所也要求重整投资人说明上述承诺是否已有明确实施方案,并在承诺拟注入的标的资产和相关实施程序不明确的情况下,要求万源稀金说明并披露上述承诺的依据和其履约能力。

      此外,交易所还对万源稀金等12家公司或机构是否属于一致行动关系提出问询,要求披露其实际出资人之间是否存在一致行动关系,以及联合体各成员拟受让股份的比例和受让后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是否会发生变更等。

      

      暂停上市风险仍存

      在分析人士看来,交易所很快对*ST新亿下发问询函,显然是公司亟需披露更多的信息,让投资者注意其中的风险,而不是看到重组就盲目追高,最终可能蒙受损失。

      记者注意到,此轮反弹中,*ST新亿已经上演了大逆袭,从4.52元每股低位,一路小步上行,并在11月19日触及了8.5元每股的近期高点,成交量也在高位快速放大。

      事实上,股价大涨并不意味着*ST新亿已高枕无忧,因重组失败而被迫走上破产重整道路的*ST新亿,仍有不少的问题需要解决。

      公告显示,由于*ST新亿已经严重资不抵债,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均已陷入困境。根据*ST新亿财务报告,2013和2014年公司分别亏损8687.87万元和15.37亿元;201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364.27万元,净资产则为-14.40亿元。

      据知情人士透露,*ST新亿目前的普通债务主要为其前任董事长周剑云利用上市公司平台进行非法集资、违规担保等事项所形成的大量诉讼官司,金额高达十数亿元。

      正因如此,进入破产重整已是*ST新亿的最后一搏。同时,*ST新亿也坦言,如破产重整未能在公司2015年年报披露日之前获法院批准,且公司连续三年亏损或连续两年期末净资产为负,则将面临暂停上市。如果暂停上市后首个年度仍不符合恢复上市条件,公司将面临终止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