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版 专栏  查看版面PDF

2018年

8月29日

查看其他日期

日常生活中的风险取决于我们的认知

2018-08-2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周业安
  □周业安

担忧食品安全,抱怨“三高”,忧心肥胖,都是食物丰盛之后才有的事。四十年前,国人普遍偏瘦,没有什么“三高”,那并不是因为食物绿色健康,仅仅因为那会儿营养不够。这么简单的道理,可今天很多人装不懂。

蔬菜打药的事真不是现在才有,以前也打的。很多人总说当年的蔬菜粮食多么纯天然,那是因为没经历过。农作物总是要长虫子和生病的,长了虫子怎么办?难道时不时地用手捉?费时费力,即便农户愿意,也没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啊。顺其自然?那会很快就蔫了的。自有农药以来,如果可以选择农药,都是一打了之,多省事。所以,别夸大过去的健康状况,如果真那么健康安全,过去人们的身体岂不是比现在要好很多?疾病要少很多?包产到户之前和之后,农作物都是要打农药的。只是那会儿农药品种少,且农村家庭收入低,不太舍得买很多,所以农药才打得少而已。那时的农药是不是更安全?当然不可能。农药的质量在不断提高,早期农药毒性更大,危害也更大。我小时候就经常给农作物打甲胺磷,现在这种药还能用吗?

过去市场没那么发达,农户家里种的粮食除了交公外,剩下的就是自己吃了。蔬菜也都是自己吃。自己吃的农作物也是会打农药的。那时还没有绿色农业的概念,更谈不上环保意识。确保产出才是第一位的。因为吃都吃不饱,哪有这么多讲究?并非农户自家吃的就不打药,这是城里人想象出来的。那时候的农村粮食产量低,蔬菜品种也少,产出也不多,为了尽量让全家人吃饱,就得保证农作物尽可能少地免受虫子和各种疾病的侵害,在农业技术不发达的前提下,只能通过打农药来解决问题。这才是那时候村的真实情形。至于打农药会不会损害到健康?还未认真考虑过,毕竟温饱优先于健康,这是常识。健康,是吃饱了之后才开始关注的。现在人担忧食品安全,抱怨“三高”,忧心肥胖,都是食物丰盛之后才有的事。想想看,当你吃不饱的时候,会在意这些么?40年前,国人普遍偏瘦,基本没有什么“三高”,那并不是因为食物绿色健康,仅仅因为那会儿营养不够。这么简单的道理,可今天很多人装不懂。

温饱问题解决后,食品健康问题开始凸显。当人们不愁吃了,就会在意食品的品质,就琢磨着吃得更好些。当人们开始关注食品的品质,就猛然意识到,原来打农药有很大的危害,才会倡导绿色农业。但绿色农业的实施需要技术,干过农活的人深有体会,没有技术,只能依靠农药,否则无法应对农作物疾病和虫子的危害。而农业技术的推广,需要相应的硬件设施和专业知识,这对普通农户来说就非常困难。有很长一段时间,普通农户依旧依赖农药来对抗农业生产的风险,这也是迫于无奈的选择。当然,随着对农作物品质的重视,农户也开始尽可能降低农药使用量,尽可能学习合理使用农药,这就大大降低了农药残留的风险。就农户自家食用的农作物来说,此时的确在向绿色趋近。这大概是城里人喜欢土货的缘故。

喜欢土货,是因为相信其品质符合绿色的无污染特性。其核心在于有一个参照系,那就是卖到城里的农作物可能有农药残留的风险。这种情况确实会发生。当农作物市场化开启后,农户开始向城市提供蔬菜粮食。在利润最大化动机的驱使下,农户要想获得更大的收入,要么得有新品种,要么得有规模,要么得有时间优势。新品种有风险,一般农户都不敢尝试,这可以理解,因为一般人都是风险厌恶者。对普通农户来说,也很难达到规模,都是自家几块地,或者再从邻居家租赁几块地,面积有限,自然也就难以降低平均成本。剩下可选择的就是时间。假如一拨蔬菜比别人早点上市,就能够卖个好价钱。要做到这点,就得借助一些东西才行。同时,在赶时间的前提下还得保证食材的外观和产量的稳定,同样也得用一些手段。这些手段就包括农药,也有其他一些化学制剂,在较短时间内密集使用,就会导致农作物无法通过自然分解来降解这些物质,就有这些物质残留的风险。这是当下一些市场上农作物危害健康的关键因素。

农户此时会采取心理账户来管理自家的田地。专门供应市场的是一个账户,自家食用的是另一个账户。自家食用的可以慢慢养,因而不需要密集施肥用药,残留风险就小。而供应市场的部分需要赶时间,就得密集施肥用药,残留风险就高。农户也了解供应市场的农作物品质无法保证,但出于利润最大化的考虑,还是这么做了。城里的家庭购买这些农作物,因信息不对称,无法甄别好坏,遂导致农作物生产产生负外部性,那就是农户自身的利润最大化行为客观上增加了城市家庭的健康风险。

因为有这种负外部性存在,必要的监管是必需的。随机抽检和事后惩罚都是有效的机制。问题在于,谁来监管监管者?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即便监管者尽责了,但如何惩罚?又是一个问题。农作物所产生的健康风险是长期的,很难与短期农作物的食用形成因果关系,从而难以找到处罚依据。假如法律没有提供适合这种情形的惩罚机制,那农户违规的成本就很低,自然就不愿收手。

那可能有些人会说了,这都是市场化的结果。看起来好像是的,想想又不对。没有市场化,城市里的家庭吃啥?改革前采取供应制,农户按指标交公,上交的农产品也同样面临心理账户的管理问题。推行蔬菜基地和养殖基地,同样面临监督难题。所以,市场化下所遇到的问题在非市场化下同样会遇到,并非某个阶段特有的问题。在市场化机制下,农产品品种和产出都大幅度上升;城市家庭可按自己的需求选购农产品;农户之间有竞争,竞争会逐步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农户之间的竞争还会提升农产品供应的服务水平等等。所以,动态地看,市场化大幅增进了社会福利。只不过人们纠结于局部的问题,而忽略了全局的改进。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