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版 评论  查看版面PDF

2020年

2月29日

查看其他日期

确保抗疫债资金“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2020-02-2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王 勇

□王 勇

当前,随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深入推进,与抗疫密切相关的各类债券的发行速度也在加快。毫无疑问,加快抗疫债券的发行进度,着实有助于各地更好地抗击疫情,同时还能够有效促进地方尽快复工复产发展经济。不过,在债券大量发行的同时,还要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这块“好钢”用在抗疫和复工的“刀刃”上。

广义的抗疫债包括地方政府发行的地方债(包括一般债、专项债和城投债)、金融机构发行的主题金融债以及企业发行的疫情防控专项信用债。在地方政府的积极努力下,今年1月份已经完成部分地方债发行。从地方债发行节奏看,春节前发行与往年相比显著增加。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7850.64亿元。其中,发行一般债券702.43亿元,发行专项债券7148.21亿元,并且按用途划分,全部为新增债券。预计在3月份,地方债还将迎来一波发行高峰,全年地方债发行规模可能在3万亿元上下。同时,疫情防控专项债券也成为金融市场新亮点。2月5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增发的一批金融债中,1年期债券所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疫情防控相关领域的贷款投放,成为抗击疫情主题金融债的“开山之作”。目前,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3家政策性银行已合计发行了215亿元抗击疫情主题金融债券。

抗疫债的发行对企业更好抗疫并渡过难关尤为重要。以湖北省内首单疫情防控债券——“鄂旅投集团非公开公司债券(疫情防控债)”为例。该单债券也是债券市场首批疫情防控债券之一,发行规模为3亿元,募集资金用于抗疫的流动资金需求。企业采用该种方式融资,一是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减轻财务负担。二是可以根据需要在更长期限内调剂资金使用,将抗疫与企业后续发展结合起来。无疑,此类债券发行对疫情影响下的中小微企业尤为有益。总体来看,目前抗疫债券的发行还处于起步阶段,发行主体集中于金融机构、省级平台、上市公司及重点企业。同时,证券公司也在积极谋划疫情防控债的发行工作。因此,抗疫债未来的发行规模还会进一步扩大。

抗疫债发行的背后,离不开政策的大力推动和支持。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提出30条措施,进一步强化对于防疫工作的金融保障作用,包括提高债券发行等服务效率。2月7日,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发布的《关于疫情防控期间金融机构发行债券有关事宜的通知》提出,采取多项便利措施,支持金融机构在疫情防控期间发行各类金融债券以及资产支持证券、短期融资券。2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做好企业债券工作的通知发布实施,多措并举支持疫情地区和疫情防控企业的债券融资需求,特别是允许企业债券募集资金用于偿还或置换前期因疫情防控工作产生的项目贷款,还鼓励信用优良企业发行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为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提供流动性支持。2月11日,财政部再次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8480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5580亿元,专项债务限额2900亿元。加上此前提前下达的专项债务1万亿元,财政部共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8480亿元,正好等于去年新增债务限额的60%。另外,国家发改委、沪深交易所专门发布了疫情防控专项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等相关的政策文件,并开辟专门绿色通道,实现债券高效率、低成本发行,首批抗疫债发行,最快仅用不到48小时。

抗疫债作为特殊时期的一种专项债券,具有鲜明的社会责任导向,需加强资金管理,方能充分发挥出其独特作用。一是规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依法健全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坚决制止和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或变相举债行为。同时,地方政府和各职能部门需通力协作,建立联合监管机制,把穿透式监管贯穿于地方政府债务监督全过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二是合理设置发行门槛,避免一哄而上盲目举债,防止浑水摸鱼借机圈钱,在保障合理必要融资需求与防范金融风险之间做好平衡。同时,强化事中事后管理,强化债券资金监督,强化信息披露管理,防止资金“跑冒滴漏”,推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精准性,确保将救急资金用到刀刃上,更好地发挥支持疫情防控,以及减轻疫情对经济影响的作用。此外,探索建立关于抗疫债券等专项债券的社会责任评估评价机制,对抗疫专项债券的使用提供激励约束机制。三是管理层应积极鼓励金融机构根据企业的融资需求,制定债券融资方案,并在短时间内高效完成发债审批、备案等工作,确保资金快速到位,并且督促发行人做好资金管理,按时履行还本付息义务,形成资金借、用、还的良性循环。四是抗疫债券等专项债券要深入聚焦攻克脱贫攻坚战最后堡垒,结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疫情防控为切入点,加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拓展与这些相关领域的衔接机制,以金融深化提升服务能力。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