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林电气控股权之争,谁将最终胜出?
|
◎记者 徐锐
从海信网能联合科林电气两高管“突袭”,到张成锁等高管团队“结盟抗敌”,再到海信网能抛出要约收购拟强势“吸筹”,再到如今的石家庄国资联手张成锁团队欲“死磕到底”,今年3月以来,由上述各方参与的科林电气控股权争夺战可谓高潮迭起。
“战局”推进至此,谁将赢得最终的胜利,备受外界关注。“该事件演变到如今这个局面的确有点出乎预料,面对潜在的不确定性,谁将最终上位真不好说。”一位专注并购的券商投行人士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鉴于“攻守”双方目前可利用的股权筹码已十分有限,中小股东或将成为决定未来事件走向的关键力量。
“战事”正酣
原以为“大局已定”的科林电气控股权争夺战再生变数。就在海信网能进行要约收购之际,科林电气6月3日晚突发公告称,石家庄国投集团6月2日与张成锁、邱士勇、董彩宏、王永签署一致行动协议书,五方自此形成一致行动关系,在上市公司的决策过程中保持一致行动。基于此,以石家庄国投集团为实控人的五方对科林电气的合计持股数量为6702.27万股,持股比例为29.51%。
石家庄国投集团明确表示,上述运作是以谋求控制权及维护上市公司经营稳定为目的,通过本次权益变动成为科林电气第一大表决权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而将时钟拨回半个多月前,即海信网能向科林电气股东发出要约收购之际,其在同时披露的权益变动报告书中也表示,最终目的是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权。
显然,石家庄国投集团和海信网能的表态颇有针锋相对的意味,即两家公司都想入主科林电气。而从股份筹码结构来看,石家庄国投集团阵营目前持股比例为29.51%,而经过此前一系列增持运作,截至6月3日,海信网能目前对科林电气的持股比例为14.94%,持有的表决权比例为24.51%。若海信网能未来能通过要约收购获取足额股份(按最高比例计算),那么其持有的表决权比例将达到44.51%,进而实现反超。
外界关注的是,在海信网能已亮出“明牌”的背景下,石家庄国投集团选择此时介入并亮明态度,底气何在?
“据我了解,事情发展到当前这个地步,是各方都不愿意看到的,都没想到会这么激烈,但都只能根据对方变化咬牙往前推。”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
一位关注此次事件的券商高管从另一角度进行了解读。“你注意到没有,海信网能在接受媒体采访曾透露,在其与张成锁交流过程中,张成锁称此前已与某公司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否则他百分之百愿意跟海信合作。如果此事属实,那整个事件就是,以张成锁为代表的高管团队原来已有出售上市公司控股权的想法,但没想到其中两位高管与海信方面达成了交易,相当于这两位高管把上市公司卖了,张成锁团队心有不甘,于是竭力抵抗。而前期高位持续增持并于日前宣布入主的石家庄国资,会不会是张成锁阵营最初选择的易主交易对象呢?”
前景莫测
暂不论前期事件真相如何,在当前状况下,事件参与各方似已都到了“骑虎难下”的局面。对于最新加入“战团”的石家庄国资和志在必得的海信网能,谁最终能掌控科林电气?
记者注意到,尽管石家庄国投集团在最新披露的权益变动报告书中表示,在未来12个月内其将根据市场情况采取法律法规允许的方式继续增持上市公司股份。但鉴于石家庄国资阵营目前合计持股比例已接近30%,且还要考虑一旦海信网能要约收购成功,所面临的非公众股东持股比例高(科林电气非公众股东持股比例不高于75%才满足上市条件)而不具备上市条件的风险,即留给石家庄国投集团的增持空间已十分有限(除非发出竞争要约)。
“所以说不确定性太大,不好说,当前首要关注问题是海信网能要约收购的结果。”前述券商投行人士表示,通过最新签署的一致行动协议书,石家庄国投集团已被认定为科林电气的实控人。如果海信网能要约收购不成功,那么石家庄国投集团便可继续坐稳实控人的位置。
根据该要约收购的生效条件,在本次要约期限内最后一个交易日15时,中登公司上海分公司临时保管的预受要约的科林电气股票申报数量要不低于3429.12万股(占科林电气股份总数的15.10%),否则本次要约收购自始不生效。鉴于海信网能开出的要约价格(33元/股,分红送转前)高于当前市价,若要约收购期间二级市场股票价格始终低于要约价,那么按照投资常理,中小股东大概率会接受要约。除非要约收购期限内科林电气股价高于33元/股,或者某些持股大户坚持不接受本次要约。
退一步而言,即便海信网能未来足额收购所需股份(最高占科林电气总股本的20%),使其所持表决权比例达到44.51%,其也未必能如愿控制科林电气。
“原因在于石家庄国资阵营持股比例也接近30%,两者差距并不大,后面就要看未来的换届选举情况,即对上市公司董事会的掌控情况。”前述券商投行人士称,届时,可能要依据科林电气股东的投票情况,来决定双方在上市公司董事会的人员归属。
可见,无论是要约收购还是未来的换届选举,科林电气中小股东的选择,或将影响整个事件的最终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