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业安
现在大家都知道,居民通胀预期很重要,因为这会影响到居民的消费决策,进而影响到未来真实的通胀。所以在宏观经济政策设计中,会提出通胀预期的管理政策。预期管理,就是通过一些政策设计来稳定预期,从而起到稳定和简化经济活动当事人行为的作用。通胀目标制大概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央行确定一个通胀目标,比如4%,然后看看未来的实际通胀走势是否符合这个目标,如果不符,就通过货币政策来调整,高于目标就紧缩,低于目标就扩张。由于目标是公开的,相当于央行做出了一个通胀承诺,随时纠正偏离目标的趋势,并保证相应的灵活性。这也是通胀目标制现在比较受欢迎的缘由。
通胀目标制实现了央行货币政策的一定程度的透明化,通胀目标一旦确立,居民对于未来通胀的预期也就相应地确立,此时,即便平时实际通胀率偏离目标水平,居民也不必修正自身的预期。这是对央行承诺的一种信任。在这种情形下,央行的货币政策就能得到居民稳定预期的配合,从而产生良好的效果。所以,宏观经济学家理所当然地认为,通胀目标制实现了对居民通胀预期的有效管理。事实是不是真的如此呢?让我们先构造一个场景。现在假定一个宏观经济学家和一个退休的老太一起去菜市场。这个宏观经济学家走过一个个摊位,挑了些喜欢的,付完钱就走人,过程异常的轻松和简单。退休老太则在每个摊位前仔细看,东问问,西瞧瞧,还不时地和摊主调价还价,磨蹭许久,买了几把性价比合意的菜,然后才心满意足地回家。这场景在菜市场中或者超市里随处可见。超市里干脆把蔬菜分类,一些蔬菜打上绿色标签,干干净净,包装好放那,消费者购买时,无需看里面的蔬菜好坏,只管一个盒子一个盒子放进购物车就行。而另一些蔬菜则是一小捆一小捆地码放成一堆,或者不需要捆的,比如黄瓜之类,就搁成一堆。消费者购买时,得从这一堆中翻来覆去地挑选,然后过秤。结果去得早的,能挑到新鲜的;去晚了,就只能挑别人剩下的。超市做此分类,无非是为了迎合不同类型的消费者。
那么,进一步看,为何那个宏观经济学家和那个退休老太购物表现很不一样?可能一些人会说,这与时间成本有关。有些人时间宝贵,所以不喜欢慢慢挑,于是买了就走,在超市里就拿那种盒装蔬菜。而另一些人时间成本低,比如退休了没事干,就可以在一堆菜里慢慢挑。这种说法看似有理,但不全面。两种蔬菜的差别,其实就是价格的差别。但不同的消费者偏好不同。其实如果站在超市里仔细观察,就很容易发现一些明显的特征。通常挑盒装蔬菜的都是年轻人,或者收入看起来比较丰厚的人;或者看似有体面工作的人;或者看似学历较高的人,如此等等,总体上就是一群对价格不太敏感的人,和价格相比,蔬菜品质更重要。也就是说,这些人是追求生活品质甚于生活费用的人。而挑选散装蔬菜的,通常一看就是那种紧巴巴过日子的人;或者年纪大的人;或者穿着朴素的人,如此等等。这些人通常收入有限,且未必稳定,因而更加重视蔬菜的价格,而不是品质。
回到原先的场景。宏观经济学家不在乎几个菜钱,而退休老太需要精打细算才能过好日子。因此,表现在对物品的价格上,宏观经济学家就不敏感,而退休的老太就很敏感。用学术点的语言说,假如物价发生了变化,宏观经济学家没太多感觉,因而预期就会偏低;而退休老太感到肉痛,因而预期会偏高。所以,如果把这两类人加总,成为宏观上的通胀预期,那么这个宏观通胀预期其实是对一群预期偏高的宏观经济学家和一群预期偏低的退休老太的预期的加权平均而已。
由此可见,宏观上所表现出来的通胀预期,其实掩盖了不同人群的预期差别。即便实施通胀目标制,那么在此基础上的通胀预期管理必然会产生偏差。这就是为何当一些宏观经济学家反复强调温和的通胀可以接受;温和的通胀有利于经济;以及现在通胀不严重的时候,普通消费者却对通胀咬牙切齿,有生活不能承受之轻的感觉的缘故。老百姓不信学者关于通胀的言论,对权威部门的通胀数据表示疑惑,皆因这些言论和数据没有顾及老百姓的感受。明白人还是有的,一些经济学家的研究已发现,通常低收入者、年纪大的人、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以及女性对物价比较敏感,因而对通胀的预期会偏高。而这些群体恰恰是受通胀影响较大的。如果从我国的情况看,还得加上一个庞大的农民群体,以及城市租房户群体。在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比较大的社会中,这些群体通常所占比例较大。假如通胀预期按宏观上总人口的通胀预期均值来管理,势必会低估政策对这些人的影响。特别是,现在关于通胀预期的调查通常基于城市人口,并且是住户调查,政策的偏差可能就更大。因此,如果我国也实行通胀目标制,或者采取其他的通胀预期管理制度,那就先得建立起不同人群的通胀预期数据,并实施分类管理,这样才可能带来更好的政策效果。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