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发行市盈率显著回升
⊙记者 潘圣韬 ⊙编辑 梁伟
最近一段时间,新股在二级市场的抢眼表现宣告其正式走出“破发”泥潭。与此同时,其在一级市场的受欢迎程度也在显著改善,最为明显的表现便是新股发行市盈率的快速回升。分析人士指出,一二级市场溢价率弹升,令机构“打新”热情高涨,尤其是对于部分新进资金来说,“打新”似乎已经成为其做高净值的一条捷径。
统计显示,今年6月16日至7月18日间发行的24只新股,发行市盈率无一高于40倍。其中,发行市盈率最高的是创业板的迪安诊断,为39.83倍;最低的是同为创业板的美辰科技,为18.12倍。24只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仅为28.77倍,且仅有赛轮股份一只来自主板市场。
但以7月19日发行的以岭药业为分界线,新股发行市盈率发生了显著跃升。统计显示,以岭药业的发行市盈率达到47.39倍,一举突破之前一个多月的“40倍魔咒”。之后发行的新开普、龙力生物等也均发到40倍以上。不止如此,7月后半个月发行的9只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蹿升至41.24倍,其中光线传媒的发行市盈率更是高达61.05倍。
而8月以来,新股发行市盈率略有下降,14只新股平均为34.26倍。但值得一提的是,14只新股中有5只来自沪市主板,比例远高于之前。实际上,8月份除去主板的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也有37.84倍。
“这跟近期新股一二级市场溢价率相对较高有一定的关系。”申万资深分析师林瑾认为,“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在之前的弱市环境中,新股首日上市也没出现破发或者接近发行价的情况。”
事实上,在短期利益驱动下,机构对于“打新”热情在迅速升温。
“据我了解,因为最近新股上市行情火爆,有些机构在申购当中受益匪浅,因此当前机构打新股的积极性是异常得高。”林瑾告诉记者,“之前一直在打新股的那部分机构还是相对谨慎一些,但是一些新进入的机构在报价上相对乐观一些,所以新股在询价的时候均价被拉高了。”
由于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后,网下中签的机构持股规模大增,新股对其产品净值的影响从而更为显著。以某券商的一只小型集合产品为例,该产品曾在短短半个月内取得25%的净值升幅,令人眼前一亮。不过追溯其原因发现,如此“骄人”业绩的取得居然仅是其所中一只新股贡献。
“目前机构网下中签一个新股的规模基本上在2000万左右,应该说量不小,这对一些规模不是特别大的机构来说,‘打新’显然已经成为其做高净值的一条捷径。”有业内人士如此评价。
但如此一来,新股发行市盈率自然将被推高。“‘打新’并不是无风险收益,如果新股市盈率的上升跟二级市场不匹配,也可能出现系统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