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财经新闻
  • 5:公司
  • 6:市场
  • 7:互动
  • 8:书评
  • 9:股市行情
  • 10:市场数据
  • 11:专 版
  • 12:专 版
  • 13:专 版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融资融券转入常规监管
    相关配套规则陆续修订
  • 新基金会审计制度征求意见
    重大公益项目需公开审计报告
  • 深圳债延续低利率
    首批地方政府自行发债火爆收官
  • 前10月全国道路运输
    完成客运量272亿人次
  • 水上航运市场低迷还将持续
  • 应时而变
    上交所修订融资融券业务实施细则
  • 青岛开启廉租房资格审核
  • 2012年全球贸易将维持较低增速
  • 河南保障性住房建设加速
    开挖动土不算开工
  • 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成立
    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
  •  
    2011年11月26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融资融券转入常规监管
    相关配套规则陆续修订
    新基金会审计制度征求意见
    重大公益项目需公开审计报告
    深圳债延续低利率
    首批地方政府自行发债火爆收官
    前10月全国道路运输
    完成客运量272亿人次
    水上航运市场低迷还将持续
    应时而变
    上交所修订融资融券业务实施细则
    青岛开启廉租房资格审核
    2012年全球贸易将维持较低增速
    河南保障性住房建设加速
    开挖动土不算开工
    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成立
    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深圳债延续低利率
    首批地方政府自行发债火爆收官
    2011-11-2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王媛 ○编辑 阮奇

      ⊙记者 王媛 ○编辑 阮奇

      

      短短10天内,沪粤浙深四地试点自行发债“火速”完成。昨日,深圳市招标发行了今年两期政府债,中标利率均继续与同期限国债倒挂。至此,不仅试点四地自行发债顺利完成,今年2000亿元地方债发行也收官。

      不出市场预期,总额为22亿元的深圳债昨日延续低利率格局。公告显示,昨日3年和5年深圳债的中标利率分别为3.03%和3.25%。这分别低于招标前日同期限国债9个和6个基点。

      从11月15日首单上海债发行,到昨日深圳债进行招标,短短10天,沪粤浙深试点四地均顺利完成了自行发债。且与财政部之前代理发债相比,发债成本均大幅降低。

      据记者统计,今年财政部代理发行了8期地方债,中标利率均高出同期国债估值至少10个基点。但试点四地自行发债的招标结果显示,除了5年期上海债利率与同期国债估值持平外,其余各地的中标利率均大幅低于同期中债收益率。

      其中以浙江债的发行利率最低,3年和5年浙江债的中标利率均大幅低于同期国债估值13个基点。

      市场分析认为,对于今年地方债自行发债火爆,更多出于一些非市场因素。一方面,由于本次承销团均为各地自行组建,且承销团成员多为商业银行,年末对于财政存款的追逐,令商业银行对本身额度就不多的地方债趋之若鹜。

      更为关键的是,若未来自行发债在全国铺开,面对融资需求旺盛的各地政府,承销商无疑希望在今年好好表现,以便未来继续“分食”地方债投行业务的“大蛋糕”。

      从已上市的上海债二级市场表现来看,成交稀少,这表明与以往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债一样,地方债的流动性依旧不高,机构多以持有到期为主。

      事实上,地方债反映的是地方政府信用,其资质不仅应弱于国债,且应充分体现各地不同的经济财政状况和偿债能力的差异。因此,市场人士认为,今年试点四地发债利率大幅低于国债估值的现象未来不可持续,发行利率最终应向信用定价的合理水平回归。

      至此,今年2000亿元地方债的额度已满。金融问题研究学者赵庆明表示,若明年地方政府自行发债推广至全国,不仅需要进一步完善地方债的评级体系和市场化的定价机制,还需得到《预算法》的法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