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9月21日

查看其他日期

指数型投资产品的
监管和服务

2016-09-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主持人:

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席产品官 范岳

嘉宾:

上海证券交易所基金业务部总监 施东辉

深圳证券交易所基金管理部副总监 李庆中

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现货交易高级副总裁 郭含笑

台湾证券交易所企划研究部副经理 张雅湄

未来资产环球投资(香港)有限公司投资策略师 柯江明

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助理总经理 高贵鑫

⊙记者 张馨 ○编辑 于勇

9月20日,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在上海举办第十届指数与指数化投资论坛。在圆桌讨论环节,与会嘉宾围绕指数型投资产品的监管和服务进行了热烈讨论,就ETF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各抒己见。

主持人:去年上半年,分级基金快速扩张,因此ETF市场发展相对缓慢。今年,证监会明确了将暂停分级基金的注册,在此背景下,ETF产品又重新迎来了发展机会,监管机构对ETF是怎样的监管思路?

施东辉:从交易所基金业务部的角度而言,谈监管似乎有些勉强。对于ETF,我个人主要关注以下三点:

首先,如果ETF跟踪新的投资标的,就需要考虑标的市场本身的流动性如何,以及对市场带来的影响。

第二,需要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的问题,避免普通投资者不断加杠杆,投资者教育工作是重中之重。

第三,如果单个产品风险不大,则需要考虑如果整个产品系列规模大了以后,产品本身跟其他资产、股票市场的互动会不会带来系统性风险?

李庆中:其实更重要的是如何“服务”基金市场和基金管理公司。

我们的监管是以风险管理作为核心,包括产品开发阶段,以及产品上市交易的各个阶段,同时要求基金管理人在日常经营管理、投资管理过程中,防范风险、减少运作风险。

对于服务,我们最重视的是市场推广,从国际经验看,指数型产品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推广。沪深交易所就培训和推广做了大量工作,比如深交所开展的“会员之家大讲堂”的培训活动等。

主持人:各大基金公司今年也发行了很多ETF产品,虽然对主要的宽基指数已经基本完成了布局,但现在也仍在不断拓宽思路,发行新产品。请问大家对于ETF市场的发展有什么看法?

高贵鑫:国内ETF产品从最早的上证50ETF到之后发行的商品ETF、跨境ETF等,从所追踪的投资标的而言,正在快速丰富,这是非常积极的一面。从产品供给的角度看,可谓成绩斐然。

从需求端看,我认为,决定金融产品规模的根本原因在于需求,有多大需求就有多大规模。目前有几大因素有望拉动指数投资的发展。

首先就是FOF,FOF将是未来ETF的重要需求,如果FOF真的做大了,那么ETF也一定会做大。

其次是养老金,无论是第二支柱还是第三支柱,养老金的管理都是重要的需求端。

第三,从全球范围来看,风险收益偏好在不断下降。大类资产配置的需求,未来可能也成为推动ETF增长的需求动力。事实上,如果有效拓展收益边界,那一定程度上可以创造低风险的收益。

第四是基于ETF推出衍生工具,实现绝对收益。

主持人:相比起来,香港和台湾交易所在ETF市场的发展更为成熟,在产品上也更丰富。现在想请香港交易所和台湾交易所的两位嘉宾谈一下他们在监管和产品发展方面的经验。

郭含笑:我们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做的工作比较多。首先是交易制度。我们有做市商交易制度,基本每个ETF至少要有一个做市商提供一些流动性。此外,对发行商的信息披露和新产品的推广都会有严格的要求。在投资者保障方面,有些要求也会体现在交易制度方面,比如只有有衍生产品投资经验的投资者,才可以参与杠杆产品等。

张雅湄:从交易所的立场来讲,我们做的最主要工作是保障投资人的权益,重点在信息披露方面。此外,交易所也应掌握国际ETF的发展趋势,引进一些比较适合投资者的产品。在制度上,要尽量打造良好的交易环境。投资者教育也是重要的工作之一。

主持人:请柯江明先生和我们分享一下,在一些有特色的ETF推出的过程中,基金管理公司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柯江明:对于基金公司而言,最重要是规模,第二是交易量;而对于交易所而言,最重要的是交易,第二可能才是规模。即使同样是被动型产品,也可以为不一样的投资者提供不同的目标,信息披露以及服务对于每个交易所而言都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