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需跨周期和逆周期调控政策有机结合
□王 勇
1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座谈会指出,当前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上周,央行超量续做到期中期借贷便利(MLF),并将MLF操作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均下调10个基点。市场人士判断,此次政策性降息落地,意味着货币政策逆周期调控力度的加码。笔者认为,如果将此次政策性降息与近期政府连续推出的跨周期和逆周期调控政策相联系,实际应是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有机结合的结果,旨在不断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做到“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跨周期调节”是在2020年7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时第一次提出的。时隔一年后,2021年7月的政治局会议再提“要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到了2021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这一提法变为“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笔者认为这是从基于宏观背景出发做出的提纲挈领性的大方向指引。
“逆周期”是大家相对比较熟悉的概念,其主要手段就是在当前经济相对偏弱的时候使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大类工具来实现整体经济的稳定增长,其着眼点相对中短期,其决策依据主要基于当前经济本身。而“跨周期”则是一个新概念,其着眼点比逆周期长,其决策依据不但要考虑到当前经济的强弱本身,还要考虑到政策对未来经济的影响,其操作难度比逆周期要大。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一、二、三、四季度GDP同比增速分别为18.3%、7.9%、4.9%、4.0%,呈前高后低走势。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和不确定。在复杂的经济形势面前,单纯采用逆周期或跨周期调控政策,效果可能都会不太理想。所以,果断祭出跨周期和逆周期有机结合的调控政策是当前的优选。逆周期调控可以有力熨平经济波动,而跨周期调控则能有助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已经落地的跨周期调控政策看,一是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跨周期调节进一步稳外贸的意见》,要求进一步扩大开放,做好跨周期调节,挖掘进出口潜力,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稳市场主体保订单,促进外贸平稳发展,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各类金融机构作用。可见,外贸政策跨周期调控旨在助企纾困,特别是扶持中小微外贸企业,努力保订单、稳预期,促进外贸平稳发展。二是2021年12月,财政部已向各地提前下达2022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46万亿元,敦促各地在一季度投入使用,形成实物工作量。2021年四季度发行的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主要在2021年底和2022年初使用,与2022年发行的专项债形成“1+1>2”的叠加效应,这是综合实施跨年度政策的典范。此外,振作工业经济运行、减税降费、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等政策将在2021年底至2022年发挥作用,充分体现跨周期调节要求。可见,积极的财政政策跨周期调控是要实现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三是去年年末,央行本外币政策工具组合使用,一方面自去年12月15日起,央行上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同一日,央行又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和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控方向恰好相反,这就是货币政策的跨周期调控。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旨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通过有效增加金融机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以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意在防止外汇市场出现羊群效应,避免引发汇率单向超调,有助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四是今年年初,央行下发通知,自2022年1月1日起实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直达工具接续转换。可见,稳健的货币政策的跨周期调控体现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
再来看逆周期调控政策,一是近年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注重逆周期调控。去年12月27日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明确今年财政工作需要把握几个重要方面,包括实施更大力度减税降费,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保持适当支出强度,提高支出精准度;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兜牢基层“三保”底线等。二是1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做好近期促进消费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在精准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抓住春节、元宵节等传统佳节消费旺季契机,打造线上节庆消费提质升级版,有效拓展县域乡村消费,乘势而上扩大居民冰雪消费,积极发展绿色消费等,推动一季度经济平稳开局。三是今年1月17日,央行分别将MLF操作利率和公开市场逆回购中标利率下调了10个基点。这是央行自2020年4月之后首次下调政策利率,并且距离2021年12月降准仅有一个月。笔者认为,政策利率的下调将有效对冲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下行压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MLF利率的下调,已经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在1月20日跟进下调,1 年期LPR和5 年期以上LPR分别下调了10个基点和5个基点,明显有助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释放货币政策靠前发力信号。我们期待后续的逆周期调控政策能相继推出。比如,加快基建投资增速,尤其是大力支持新基建和传统基建相结合;货币政策工具箱开得再大一些,避免信贷塌方;进一步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在逆周期调控中的作用;建立逆周期的信贷调控机制,保持总量稳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等。总之,要通过调控政策多策并举,“跨”“逆”结合,稳住宏观经济基本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并实现高质量发展,以此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