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道科 申银万国研究所首席策略师
这次第34届研讨会中有“大底在哪里”的议题。大底,令人心往神驰,它尚无确切的定义,我浅陋的理解应该是买入后至少有翻倍或翻数倍的大机会,类似于上证指数1994年的325点、2005年的998点以及2008年的1664点之后多方占优的波澜壮阔升势。大底其实难以准确地预测,其信号也丰富多彩,有时也不会步调一致。历史不是简单地重复,但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我们试从市盈率和月度慢速随机指标两个角度观察大底部信号。
就市盈率而言,十几年以来沪市高峰时超过68倍,低谷时曾低于15倍,中期平均市盈率呈缓慢走低之势。估值极其重要,人们在客观准确地估值方面绞尽脑汁,孜孜以求,随着环境的差异,也不能刻舟求剑。问题是在大盘趋势向上过程中,高估再高估;在大盘趋势向下之际,低估再低估。上证指数2005年6月PE在15倍左右筑底,2008年10月PE在13倍左右见底。2010年7月9日收盘时的PE在19倍左右,低于十几年以来的平均水平,客观地看这不算高,却与前两波大底时期的PE尚有数步之遥。
从月度慢速随机指标观察,十几年来的三次大底信号都曾有过相关的信号,随机指标一般在底部区域超卖再超卖,让曾经踌躇满志的多方在底部区域时裹足不前,曾经意气风发的买盘也变得犹豫不决而与大底失之交臂。月度SKD指标的三次持续超卖,构成三次大底如次。1994年7月,K值8.39,D值9.41,后运行约七年的升势;2005年6月,K值12.22,D值12.31,上证指数自998点涨至6124点,升幅超过500%;2008年10月,K值15.19,D值16.90,上证指数自1664点反弹至3478点。目前的K值为35.8,K值为39.2左右,似乎不是大底。当然,大底未现,并不意味着没有阶段性的机会。
既然是研讨会,我仅从个人的角度略陈管见,就教于方家,并不代表本人所在机构的观点。